西山观日,计划了很久,最终,未能成行。却也如期在清晨的五点半,跳出了被窝,洗漱一阵,习惯性提上相机,冲到了宿舍顶楼。
原想,只是换种方式去填补计划未施的缺憾,却在不经意间,促成了一次顶楼待日的别样体验!
在深秋的清晨置身顶楼,这一年是第一次。风是初冬的,不刺骨却也不柔软;空气有些干爽,还夹杂着鲜嫩植物的芳香,深吸一口,缺眠的大脑顿时清醒了不少。
此时,天空还有些暗,早起人家的灯光零星地点缀着远近的楼房,对街的马路上间或穿驰着晨运的车辆,宿舍大院的空地里已游弋着清洁工忙碌的身影——操起相机,就想留下这难得一见的景象,可惜,拥有的佳能数码,即使调了闪光功能,拍出的仍然是一片迷糊的黑。屡试失败之后,我便安静地坐了下来。
在黑暗中静坐,顿感,秋风带来的寒意在不断加剧,来不及御寒保暖,思绪就飘回到了六年前与好友夜游西山、观拍日出的经历。
也是在这个时节的凌晨三点,比此时更黑暗更安静的西山顶上,我们六个志趣相投的年轻人,围着手电筒席地而坐,一边吃零食,一边谈学业、说理想、畅想未来,在寒意来袭时,还撑着疲惫的身体,伴着手机的音乐,跳起了蹩脚的兔子舞——让待日的漫长变得异常的轻松和愉悦。
如今,我们顺利毕了业,有人还在继续深造,有人做了奔忙的白领,有人实现了当年做老师的理想,有人成为了出色的工程师。而我,回到了这片养我、育我的热地,当起了一名基层法院的公务员。虽然,工作琐碎,薪资微薄,日子也是过得波澜不惊,但让人安心与踏实。
只是,会时常念想久不能相聚的好友。于是计划着国庆假期,大家再聚西山,重温当年的青春年少。可惜,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
时间过了六点三刻,天就慢慢亮了起来,周围的一切便开始清晰。
顶楼,很是破败。粗糙的水凝镂花围栏,日晒雨淋后,零落地布满着发黑的痕迹;爬着青苔的隔热板砖,在平整的表里间或有散落的小窟窿,那里总有一些小生物,在?泥少水的环境下,倔强地探出头来;锈迹斑斑的吊钟,那里镌刻着年代久远的标志;已被时间侵蚀的挂衣竹竿,有着日晒雨淋后的斑驳表皮——映入眼帘的景物,都一一被随意地收进了相机。心情竟也随着记录的丰富,莫名地饱满起来。
对于所摄之物,有人追求完美,有人迷恋残缺,而在破败中探寻到一份鲜活的百感交织更是令人沉醉不已。也许,这也正是不同人的内心深处里最独特的地方。而这份独特,总会有人愿意丢弃浮躁,静下心气,细细地品味。
七点之后,宿舍的大院开始有些躁动,天是很亮了,但终究迎不来那一抹振奋人心的红光。可因为,体验和记录了新的东西,便也心满意足。
近八点的时候,来了一场雨,这多少抚慰了未能登山拍日的遗憾。而这个遗憾,我总会找到合适的时机,合适的伴,弥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