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桂平法院帮扶挂点村“接地气”求实效
作者:廖锐琼 蔡俊波  发布时间:2014-03-28 17:11:01 打印 字号: | |
  • 黄志军与榄塘村村委干部面对面交流
  • 黄志军认真倾听必祝村村委干部意见
  3月27日上午,桂平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志军与该院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一行四人轻车简从来到挂点乡镇——大湾镇的榄塘村和必祝村,面对面听取当地群众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实地了解挂点村民的生产生活,解决事关村民衣食住行的实际困难。

  在榄塘村和必祝村村委办公室里,黄志军院长用当地的客家话与村干部亲切座谈、面对面交流,详细询问了村委班子构成、经济发展、人畜饮水工程、道路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等情况,实实在在地倾听和了解当地群众的期盼和诉求,并与村干部们一起理思路、商对策、出点子,想方设法解决村民实际困难,发展当地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当知悉榄塘村准备在全村大力推广种植油茶树时,黄院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听侧耳倾听,一边埋头做笔记。该村支书刘志敏介绍说,榄塘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甘蔗种植业,但是近年来,甘蔗种植的经济效益不好,于是部分村民就“试水”转种油茶树,没想到效益还挺可观,于是村委想在全村大力推广种植,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苦于没有推广资金。听完介绍后,黄院长细细询问了该村的耕地面积、人口数量、油茶树种植成本,年均收益等情况,并当场表态要多方筹措资金,扶持该村发展油茶树种植。

  而与榄塘村相邻的必祝村,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出行难”问题。村支书杨柳寿向黄院长反映,该村的一段道路至今还没有硬化,依然是“雨天泥泞满地,晴天尘土飞扬”的原始土路,不但村民出行艰难,还极大地制约了该村经济的发展。了解情况后,黄院长指出,“农村道路建设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牵引机”,并表示回到县城后会马上就道路硬化工程立项问题向相关部门沟通,争取早日得到惠民政策的支持,早日落实到位扶持资金,早日解决村民出行难题,助当地经济发展快马加鞭。

  座谈结束后,已是中午12点多,村支书杨柳寿一边送黄院长走出村委会大门一边紧紧握着他的手说:“劳你们费心了,想方设法地帮我们扶贫、致富、发展生产,我代表村民感谢你们法院啊……”“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呀,群众路线可不是一句空话,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解决民生问题,是像咱们现在这样,手握手,心连心啊……”黄院长用坚定的语气回应道。话音刚落,爽朗的笑声响切乡间……

  下午两点,黄院长一行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大湾镇政府,与该镇干部举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圆桌座谈会,通过零距离的接触和面对面的交流,征求他们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对大湾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并就如何解决榄塘村和必祝村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责任编辑:廖锐琼 蔡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