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件快报 > 执行动态
老赖自作聪明躲债务 法官刚柔并济促和解
作者:许新芳 蒙斯聪 廖锐琼  发布时间:2014-04-30 16:22:36 打印 字号: | |
  因为房屋已在银行抵押贷款,被执行人黄某自作聪明的以为法院无法拍卖自己的房屋,因此有恃无恐地跑到外地躲避债务。最终,黄某的躲债美梦被法官的一纸拍卖公告彻底打破。

  2007年,黄某从郑某、李某处购买了一批船舶用品,总价合计为93200元,双方约定:黄某先提货,货款在一个月内付清即可。但还款期限到后,黄某迟迟没有履行给付义务。多次催还无果后,郑某、李某将黄某告上法庭并最终获得胜诉。然而,法院判决生效后,黄某依然没有履行还款义务,郑某、李某因此于2010年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行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向黄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要求其限期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黄某对此依然无动于衷。经调查,执行法官发现黄某名下有房屋可供执行。因此,执行法官再次电话联系黄某,要求其自动履行生效判决,否则法院将依法对其名下房屋采取冻结、拍卖等强制措施。黄某竟有恃无恐地对执行法官说:“房屋已抵押给银行了,你们要是能做到就拿去拍卖吧,反正我是没有钱还的。”说完,便匆匆挂断了电话,等执行法官回拨时,电话已经无法接通。随后,执行法官来到黄某家中,发现黄某早已经跑到外地,不见踪影。

  针对黄某的故意赖账行为,执行法官首先按照法定程序冻结了黄某的房屋,并对该栋房屋的抵押贷款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原来,黄某已经以房屋为抵押向银行贷款10万,经过执行法官的初步估计,按照房屋目前的市场价格完全能在偿还银行贷款及利息的基础上清偿郑某、李某的货款。据此,在与银行进行沟通并协商一致后,执行法官开始对黄某名下房屋进行评估、拍卖。

  2014年4月,在完成评估后,黄某名下房屋正式进入拍卖阶段,由于黄某下落不明,执行法官公布了该房屋拍卖公告。没想到公告刚发布不久,执行法官就意外接到了销声匿迹已久的黄某的电话。电话中,黄某慌张地请求法院暂时不要拍卖他的房屋,他明天立刻赶回来和郑某、李某协商还款事宜,再也不敢存有赖账的侥幸心理。

  4月28日,黄某果真如约来到法院执行局办公室。执行法官从黄某的实际情况以及双方互惠双赢的角度出发,积极从中劝导调解,最终,促使黄某与郑某、李某达成和解协议:申请执行人郑某、李某同意放弃全部利息及部分本金,只要求被执行人黄某归还80000元,但是黄某要当场付清,否则将不同意法院解除对黄某名下房屋的冻结、拍卖。和解协议签订后,黄某将80000元执行款当场交给了郑某、李某。至此,这一长达四年的买卖船上用品合同纠纷执行案在执行法官刚柔并济的执行措施下最终得到妥善解决。

  结案后,从执行法官手中拿到解除房屋冻结、拍卖的裁定书时,黄某感慨地对法官说:“本以为房屋在银行抵押法院就拍卖不了,我差点被自己的自作聪明给害了呀!谢谢法官,不但没有跟我计较我之前的赖账行为,还公平公正地从中调解,让我减轻了还款压力,能够付清货款,要不然我的房屋就真的有可能被拍卖了!总之,我真心佩服你,感谢你!”
责任编辑:许新芳 蒙斯聪 廖锐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