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桂平市人民法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侧记
作者:邓敏 吴逢仕  发布时间:2014-07-25 16:53:40 打印 字号: | |
  上门纳谏、上门调解、上门送法……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桂平市人民法院站稳群众立场,走进群众,贴近群众,面对面、实打实地倾听群众意见,把服务平台建到群众家门口,把全方位的司法服务覆盖到田间地头和老百姓的家里,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法院和法官的司法为民情怀。

  上门纳谏,倾听百姓心声

  “老哥,我是法院院长,欢迎你们向法院多提宝贵意见。”

  “你们法院好啊,你们不但判案化解矛盾,还挂点联系我们村,帮我们扶贫、致富、发展生产,我们得感谢你们,呵呵呵……”

  3月5日下午,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黄志军轻车简从来到挂点乡镇大湾镇开展“一慰问一座谈”活动,与当地困难老党员和五保户围席而坐,促膝而谈,向他们送去法院党组的关爱、帮助和祝福,倾听他们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同时与当地党委、政府及村委干部座谈,详细了解挂点村镇经济发展现状、发展思路、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以及需要法院帮助解决的困难,共商促进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良策,并面对面向他们征求对法院班子领导在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反“四风”、祛除“五化”、解决“六病”、 破解“六难”、杜绝“三案”等方面工作以及法院提高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意见和建议。

  “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最真实地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求、所盼,解群众最急迫问题。”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黄志军如是说。因此,该院121名党员干警在黄志军的带头下纷纷走进基层走访群众,采取“面对面”与“背靠背”相结合,“个别听”与“集体谈”相结合,“走进群众听”与“组织群众评”相结合,发放调查问卷、设置征求意见箱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

  上门调解,为群众排忧解难

  “谢谢法官为我忙前忙后,梁某已经与我达成了和解协议,还了部分欠款,我今天是来撤诉的!”3月18日上午,在该院民一庭办公室里,陈某握着谢法官的手道谢。

  2007年4月9日,梁某向好朋友陈某借13000元用于资金周转。随后,陈某多次追讨,梁某均不还钱,两人为此不再往来。今年3月,陈某因经济困难,只有选择与昔日好朋友对簿公堂。由于陈某提供梁某的住址不明确,也没有联系电话,法院无法送达应诉文书。为了尽快找到梁某,负责该案的谢法官多次到陈某提供的小区,挨家挨户询问,一连跑了几天才找到梁某。于是当场以朋友情为切入口,融入法理做梁某的思想工作,希望梁某能把欠款还上。梁某获悉谢法官为了办案,在小区寻找了几天后,深受触动,当即表示主动与陈某联系,共同协商还款事宜。最终,这对老友在谢法官的调解下握手言和。

  像这样,为了真正化解群众矛盾,法官们主动上门调解,把矛盾纠纷解决在百姓家里,在桂平法院已经是最平常的事情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院大力推行巡回办案、现场办案,实地勘验,将调解室设到群众家里,把法庭搬到百姓家门口,用实际行动畅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上半年,该院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3047件,审结2244件,结案率73.65%,其中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1494件,案件调撤率73.78%,同比上升17.4个百分点,有力地促进了案结事了人和,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达92.42%。

  上门送法,传递司法正能量

  “主讲法官针对青少年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以案析理,以案说法,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6月6日,桂平市西山二中的黄老师说。当天,桂平法院的法官们走进该校,通过专题讲座、案例警示、互动交流、发放资料等形式,为全校2600多名中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制教育课。课后,法官们向同学们分发“青少年自我保护”小册子,热情回答大家提出的各类法律问题,并留下了联系方式,方便师生们日后咨询法律知识。

  今年以来,桂平法院积极向“外”延伸职能,将“法律直通车”开进校园、社区、村屯,同时充分发挥该院创建的16个无诉社区(村屯)、82个法官便民服务站(点)以及8个挂点村的“宣传阵地”作用,通过现场讲授法制课、现场互动解疑释惑、免费发放诉讼宣传资料和法律知识简易读本等方式,敲响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警钟,向群众讲解土地管理、环境保护、人身损害赔偿、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法律,提高青少年以及群众的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
责任编辑:邓敏 吴逢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