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为全面落实贵港、桂平两级市委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安排和部署,桂平市人民法院自觉延伸审判职能,深化司法为民,助力精准扶贫,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牢记司法为民导向,自觉参与精准扶贫识别工作。
2015年10月,接到桂平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方案后,桂平法院高度重视,院党组书记、院长黄志军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布置相关工作。
专题会议上,与会领导们坚定司法为民导向,在出色完成精准扶贫识别工作任务目标上达成一致共识,并决定在年末办案任务重、案多人少矛盾突出以及工作车辆紧缺等不利条件下,优先安排19名骨干力量和8台车辆全天候投入到大湾、白沙两乡镇的10个挂点村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识别工作。
同时,为提高精准扶贫识别工作队的工作效率,桂平法院精心安排,对各部门干警做了近年来最大的岗位调整,优化人员配置,为工作队员们分担大部分法院工作,确保其能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在全院干警的精诚协作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桂平法院精准扶贫识别工作初战告捷:截至11月27日,该院共为精准扶贫工作出动干警570多人次,走访群众12000多人次,按时完成了2455户农户的入户调查及电子数据录入工作。
立足审判执行职能,司法助力精准扶贫工作。
法院系统如何运用自身职能、优势,利用自身职业特长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是桂平法院一直以来思考、关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桂平法院明确了立足审判执行职能,以司法服务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模式。
为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更充分利用法院自身职能优势,桂平法院在审提高常规审判执行绩效基础上,多管齐下,充分做好巡回审判活动、矛盾纠纷化解、司法宣传引导、司法救助、司法建议、挂钩扶贫等各项工作,定纷止争的同时做好普法宣传,传导司法理念,以司法工作助力精准扶贫,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与优质服务。
在精准扶贫识别工作期间,桂平法院主管该项工作的纪检组组长梁洁萍,带领三名干警协助当地党委政府,成功调解了两件重大纠纷。派驻良美村的司法警察副大队长植北清,会同村委化解了良美村苏莲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引发的施工单位与群众纠纷。其他干警则先后为挂点村成功调处了民事纠纷10多起。
在对立足审判执行职能,以司法服务助力精准扶贫这一工作模式的坚持下,2015年桂平法院共组织巡回审判活动12次,同时充分发挥遍布全市26个乡镇的82个法官服务站点的桥梁纽带作用,在26个乡镇设置并实时更新安全感满意度及普法宣传专栏,进一步密切法院与群众的联系。
延伸社会管理职能,司法温情护航精准扶贫。
做好审判管理职能同时,桂平法院自觉延伸社会管理职能,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相应的法律帮助,传递司法温情,护航精准扶贫。
结合法院审判执行工作职能,2015年,桂平法院根据案件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共为413件案件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用57.91万元,切实让有理无钱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打得赢官司。
对执行中遇到的特困申请执行人,桂平法院予以额外关注与关怀,积极加强与各相关部门沟通、联系,为特困申请执行人争取更多的支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度过难关。2015年以来,该院已举办了2次司法救助金集中发放会,共为47件执行案的60名特困申请执行人发放了44.77万元司法救助金,获得群众广泛赞誉。
针对辖区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趋势,桂平法院积极延伸审判职能,把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作为积极参与社会综治管理的重要平台,通过深入开展“送法进校园”、“法院开放日”和走访慰问等活动方式,对辖区乡镇的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教育和帮扶关爱,强化留守儿童的自我防范意识,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院领导的支持与带动下,近年来,桂平法院干警自发为贫困户捐赠衣物、书包、学习文具等物品500多 件;部分干警个人还对贫困户进行了扶贫资金资助,全院累计支持挂点村扶贫款近6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