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桂平市人民法院高度重视与各级人大代表间的沟通互动,通过主动征询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各级人大代表的监督、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等方式,多渠道着手、多举措并用,不断提升与人大代表的互动成效,确保司法审判工作更公开、公正、透明,推动法院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主动上门,纳谏问策寻好方法。“骆老,您作为村支书,带领金龙村把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并一举成为桂平市生态乡村示建设范点和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定然有很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您可要多提供些工作‘良方’供法院学习、借鉴”。2016年1月18日下午,桂平法院院长黄志军轻车简从来到桂平市南木镇金龙村,登门走访该村村支书骆国信,向这位自治区级人大代表求策问计谋划新一年工作。
主动上门向人大代表征纳工作意见、建议,对桂平法院的院领导而言,已是轻车熟路。双方就新一年的工作规划开展了热烈讨论,最终,收获甚丰的双方心满意足的提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沟通、多联系。
积极引入,沟通联动有新举措。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律师、退休干部等社会各界人士在化解群众矛盾、解决群众纠纷中的独特优势,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桂平法院积极开创定纷止争新举措,成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和第三方工作室,积极引入社会各界人士代表作为第三方参与矛盾化解工作。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乡(镇)、村、屯三级调解体系,通过遍布全市26个乡镇的82个法官服务站点,零距离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
强化公开,接受监督有新方式。桂平法院高度重视司法公开工作,积极开展阳光司法工作,不断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质效与水平,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发布法院重大事件及实时新闻,主动回应群众关切,为人大代表及群众监督法院工作不断构建新平台。
1月18日,桂平法院紧紧抓住桂平市“两会”分别于19-20日召开的有利时机,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法院工作年报,并将工作年报印刷装订成册,分发给出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主动接受代表、委员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是桂平法院深入推进司法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的又一创新性举措。
正是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桂平法院切实提升了与人大代表的沟通互动成效,真正做到了全方位、多举措接受人大监督。2015年,该院共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庭审旁听131人次,参与阳光评议8件,现场监督案件执行12件;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建议,年内共召开新闻发布会2次,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3次,开展集中宣判活动4次,近千名各界代表应邀走进法院旁听庭审、评议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