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桂平法院:“一高一低”谱写司法为民和谐乐曲
作者:许新芳  发布时间:2016-05-11 15:24:36 打印 字号: | |

一直以来,桂平市人民法院以提高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满意度为目标,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审判质效,2015年,该院共办结各类案件8635件,在所结案件中涉诉信访率仅为0.3%,是贵港市三区两县(市)基层法院结案数量排名最高、涉诉信访率最低的法院。面对案多人少、设施落后等日益严峻的压力与难题,桂平法院用高结案数与低信访率这“一高一低”的优秀成绩谱写了一曲以司法为民为主题的和谐乐章。

队伍建设, 调准审判执行高效音阶

“桂平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现在开庭!”2015年3月31日,随着法槌的一声脆响,桂平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被告人莫某涉嫌犯抢劫罪的刑事案件,担任审判长的不是别人,正是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黄志军。当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群众等100余人到庭旁听,并在庭审结束后参与案件评议。

院长带头办案,主动接受监督“挑刺”,这是该院深入推进司法公开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对法官素质能力培养的一个检验。对于全院法官来说,则是一种引领、示范表率,有助于提高法官干警的司法能力和服务水平。

为加强干警司法能力建设,该院积极认真开展案件庭审评查、裁判文书评查活动,通过“两评查”找差距、补短板,认真查找审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促进队伍素质和审判质量的提升。

为建设廉洁高效司法队伍,该院坚持从严治院,强化“一岗双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持以案为镜,警钟长鸣,提高干警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正是通过种种内外兼修、严抓严管的科学管理,该院队伍建设成效显著,2015年,该院共组织干警参加各类业务培训37期1114人次,通过调整、提拔等各种方式任用了19名中层领导,全年共有28个集体、39名个人获得地级以上表彰奖励,为高效、便民、廉洁、公正的审判执行工作打下牢固的人才基准。

审判管理,奠定审判执行高效基调

为确保司法公正、廉洁、高效,桂平法院以服务审判为出发点和着眼点,强化管理意识,在审判流程管理、审管制度完善、“瑕疵”案件管理、案件质量评查四个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

依托审判质效评估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审判工作的全程控制、事中监督和科学考核,确保审判工作有序运行。

深入开展该院组织的“抓规范、提效率、升质量”专项活动,建立完善包括裁判文书签发、诉前财产保全、上诉案件移送、长期未结案件管理等一批审判管理制度,提升了审判工作效率。

强化“瑕疵”案件管理,对所有发回重审、改判案件和再审改判案件落实“一案一剖析”制度,定期汇总后形成整改意见下发全院,提高案件质量。

认真开展案件质量和案件庭审“两项评查”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防止和杜绝冤假错案的发生,确保收案数量大幅上升的同时,实现案件提效升质。

2015年,该院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9.15%,案件服判息诉率86.25%,在贵港中院进行的全市法院综合绩效考评中荣获一等奖,八个单项考评工作有七项获得三等奖以上奖励。

便民窗口,奏起立案便民高效乐调

“立案登记制带来的变化非常明显,立案很快,效率很高,大大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真是方便多了,现在的司法形势越来越好了!”201551日,受当事人委托办理立案手续的莫律师,用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立案手续,在新制度实施后亲身感受了一把法院立案窗口的高效与便民,并由衷发出上述感慨。

自立案登记制度实施以来,桂平法院各类案件受理量呈现井喷飙升态势。为确保立案登记制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的“诉累”、“问累”、“跑累”,桂平法院不断完善诉讼服务中心软硬件建设,通过充实人员力量、加强教育培训、设立电子触摸查询机、安装POS刷卡机、推行网上立案、预约立案、限时立案等多项举措,着力打造多渠道、一站式、综合性的诉讼服务平台,不断提高法院立案服务效率与质量。

“立案快了、查询方便了、缴费省事了”,成为诉讼当事人对桂平法院提升诉讼服务质量留下的新印象。2015年立案登记制实施后,该院共当场立案5283件,当场立案率达99.16%

 “绿色通道”,敲响民生维权高效音符

 为更好地维护民生、保障稳定,在追索抚养费、赡养费、追索劳动报酬纠纷等涉民生案件中,桂平法院强化“民生无小事”和“特事特办”意识,充分发挥“绿色通道”功效,在立案、审判、执行等各阶段启用绿色通道,对涉民生案件优先接待、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同时,为符合条件的涉民生案件当事人减免诉讼费用,简便相关程序,加强诉讼指导,减轻该类案件当事人诉累。

“没想到法院的执行效率那么高,这钱虽不多,但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我替儿子谢谢你们了……”20153月,在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执行案中,桂平法院结合案情,果断启动绿色通道,动用执行精英干警,优先、重点执行该案。最后,仅用不到两个星期时间,就成功执结案件,为年仅5岁的小申请执行人小睿一家追回1万多执行款,赢得当事人的感激与赞誉,也敲响了高效高质推进民生维权的司法音符。

服务站点,弹好贴心司法和谐音调

“人民法庭是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前沿,我们挂点乡镇、村屯的法官便民服务站点既然已经建立起来了,就要实实在在用好它,充分发挥好它们的作用,让基层群众真真正正感受到司法的便利。”201548日,清明刚过,桂平法院院长黄志军又到木乐镇人民法庭对便民诉讼工作进行检查,并就该庭“法官便民服务站点”的运行落实情况进行指导。

近年来,桂平法院结合辖区实际,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强信念、转作风、树形象”活动,通过在全市26个乡镇建立82个法官服务站、服务点和司法便民示范点,并以此为辐射原点,以点带面,深入村镇开展法制宣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向群众发放司法便民联系卡,指导人民调解着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司法服务,落实便民利民措施,进一步增强司法为民的实际效果,将便民贴心的司法服务音调弹到群众心里、百姓心间。

回访扶弱,温情司法谱就和谐乐曲

“韦大爷,小琦的低保能正常领取吗?”“能,一个月能领300元,谢谢你们为小琦做了这么多好事,谢谢你们。”2015128日,桂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志军与纪检组长梁洁萍轻车简从来到桂平市石咀镇,回访看望案件当事人的儿子小琦,得知小琦可以正常领取低保,黄志军倍感欣慰。

小琦今年13岁,从小就患了小儿麻痹症和轻微智障,是桂平法院2010年审结的一起离婚案件当事人的儿子。小琦的父母离婚后,母亲远嫁湖南并生育了子女,生活穷困潦倒,还患上了肝病,对千里之外的小琦已无力照顾和抚养;父亲在离婚后外出务工,杳无音信,留下年幼的小琦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

4年来,这对孤苦的爷孙已成了桂平法院的一个牵挂,法官们逢年过节或办案路过时,总会割几斤猪肉、买几扎面条,抽空看望慰问一下爷孙俩。

2014年,桂平法院积极为小琦申请办理低保,以便从根本上改善小琦的生活,确保其今后生活有保障。经过多次与当地派出所和市民政局沟通协商,小琦的低保终于在20148月办成。

近年来,桂平法院认真落实案件回访制度,不仅了解当事人对案件处理结果的意见和态度,还请当事人对法院工作提意见、建议;同时,对那些生产生活确有困难的案件当事人,法院还主动伸出援手,为当事人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人文关怀,拉近法官和群众的距离,用温情司法谱就人民法官为人民、法官人民一家亲的和谐乐曲。

责任编辑:许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