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之间遇到纠纷和矛盾千万不要冲动放任,更不能采取极端的做法处理,必要时可以利用法律武器来解决,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2017年3月8日,在桂平市大湾镇安担村小学的一间教室里,桂平法院驻村指导员植北清组织村民开展了一场“接地气”的普法座谈会,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欢迎。
“扶贫不能局限于送钱送物送技术,还应该送法,帮助村民群众养成学法懂法用法的好习惯。”植北清是桂平市人民法院派驻大湾镇安担村的驻村指导员,在派驻安担村之前,他曾在白沙镇良美村担任驻村指导员多年。在长期的驻村走访中他发现,村里有些村民法治意识较为淡薄,很多村民遇到问题不懂得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于是,在扶贫日记里,他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想法。
说做就做!作为驻村指导员,为了实现这个小小的“法治心愿”,更好地践行司法为民,助力脱贫攻坚,3月8日当天,虽然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但丝毫不能阻挡植北清内心的热忱,他积极组织村里妇女在安担小学教室举行 “普法”座谈会。会上,他结合自己在法院工作的具体实际,根据村里妇女的实际文化水平,运用通俗易懂的本地方言和工作中了解到的具体实际案例向妇女们宣传法律知识,并送去桂平法院印制的普法宣传资料,进一步增强该村妇女的法律意识。
“植指导员,你讲的这么多个案例让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妇女维权的法律知识,以后我家老公要是敢对我家暴,我懂得可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了”。座谈结束后,村里的韦大姐微笑着说道。
都说鱼水情,亲又亲。植北清在热忱的群众工作中,也得到了村民群众的肯定。如今,村民们都非常欢迎他的驻村工作,遇到一些法律问题、邻里纠纷、家庭矛盾问题都喜欢来找他畅谈共商。“现在我是安担村的一员,能为村民群众做点实事,帮助村民群众解决一点实际困难,我就开心满足了。”植北清说。
据了解,今年1月,根据桂平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 桂平市人民法院派出司法警察大队副大队长植北清担任驻大湾镇安担村的驻村指导员。这三个月来,植北清经常工作在村社队屯、田间地头,穿行于乡间小路和乡亲们的家里。通过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使自己更加贴近群众接地气,了解村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和真实想法。
“要干好群众工作,就要想办法尽自己努力为群众办点实事,要与群众打成一片。”在他的扶贫日记里,点点滴滴都是他用心投入、使命必达的真实记录。
近年来,桂平法院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通过选派综合素质过硬、工作踏实、责任心强的干警作为“驻村指导员”深入到挂点村屯参与新农村建设指导及开展精准扶贫等工作。他们深入挂点村屯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发挥职能优势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提供法律支持,并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当地群众的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获得了当地群众欢迎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