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司法之情拨开未成年人心灵迷雾,用司法之剑“斩除”未成年人成长荆棘,用司法之泉浇灌未成年人知识之花……近年来,桂平市人民法院不断探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新途径,逐步构建起一个“润心”关爱、审判“三步走”、“1 N”普法的全方位、深层次保护未成年人新模式。
“润心”关爱模式 守护“受伤天使”
“小杰,小美,无论你们父母之间的离婚纠纷最终结果如何,你们都要记住,他们是永远爱你们的……”2017年2月21日,在桂平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的办公室里,作为主办小杰、小美父母亲离婚纠纷案的甘法官将小杰、小美以及他们的父母亲分别请到法院,通过“背对背”谈心的方式,与他们促膝而谈,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为案件的审理做充足的准备,同时引导两个正在上中学的孩子理性对待父母的纠纷,告诫他们的父母正确处理离婚纠纷,将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家庭环境是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在许多家庭纠纷中,他们往往由于年龄尚小、内心不成熟等原因处于弱势。”该院家事审判庭的法官如是说。因此,在审理家事案件过程中,该院在严格贯彻调解优先原则,力争通过调解促使家庭成员之间业已受损的亲情关系得以修复和弥合的同时,注重、优先、全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关注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利益、感情需求,引入心理干预机制,从亲情、家庭责任等角度,运用心理学上的多种疏导治疗方法,采取“背对背”谈心、精神抚慰、法官寄语等形式,把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融入到案件审理的全过程,特别是一些遭受家暴的受害方或者目睹家暴过程的未成年人,引导他们平和、理性、正确地看待家庭纠纷以及法院的审理结果,如春风化雨般润泽他们的心灵,力求将家庭纠纷对他们的成长引发的不良影响最小化。今年上半年,该院共受理家事案件758件,结案618件,结案率81.53%,其中以调解方式结案233件,撤诉86件,调解率37.7%。
“三步走”审判模式 挽救“折翼天使”
“小翔,近期学习、生活情况如何?”
“都很好,谢谢法官叔叔的关心,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还有反思,我很后悔以前因为法律意识淡薄而走错歪路,今后我一定引以为戒,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017年6月21日,桂平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的法官到未成年罪犯小翔家中进行回访,与其及父母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对其进行回访帮教,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思想动态。
有鉴于未成年人犯罪初犯、偶犯多,与其年龄、心理特点、智力状况、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该院在刑庭成立了专门的未成年人犯罪合议庭,并实行审判“三步走”模式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即庭审前,合议庭针对未成年被告人犯罪的不同情况“量身定制”审理提纲。审理中,主动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沟通,查清未成年被告人在侦查和起诉过程中的认罪态度和表现,并在庭审中,注重与未成年被告人的平等沟通,有针对性地对其实施思想道德和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和规劝其认罪服法,真诚悔悟;同时在量刑时,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依法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一律从轻或减轻处罚,使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真正依法得到有效保护。审结后,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全面落实定时帮教回访制度,对未成年人罪犯制定了回访帮教档案,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为主的立体防线,通过“温情”疏导,激励他们告别过去,面向未来,更好地走好成长的每一步。今年上半年,该院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5件17人,共审结13件,共计判处未成年人罪犯14人,其中适用缓刑3人;共走访学校、家庭10多人次,帮教未成年罪犯6人。
“1 N”普法模式 浇灌“花季天使”
“青少年要预防和避免犯罪,自身必须要力行“十戒”……”2017年2月24日上午,在桂平市社步二中社步镇第二初级中学,桂平市人民法院副院长吴逢仕以“预防犯罪、健康成长”为主题,结合真实具体的案例,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法制教育课。
当天,该院还向学校及学生代表赠送了法律书籍,并指导和帮助该校11名学生分别扮演审判长、审判员、被告、公诉人、辩护人、司法警察等角色,按照法庭规范和程序进行了“模拟法庭”庭审展演,让学生们“零距离”感受庭审现场,切身体会法律的公正与权威,达到以案说法、警示教育的目的。
保护未成年人,更应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自觉远离犯罪,懂得保护自己,从而减少未成年犯罪案件以及未成年人被侵权的案件发生。为此,该院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做到了前头,不仅将“送法进校园”活动常态化,结合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日节点,组织青年法官到辖区中小学上法制教育课、开展模拟法庭、发放法律书籍资料,还创新“1 N”普法模式,即在西山镇中心小学设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与辖区内33所中小学结对共建“零犯罪学校”,不定期举行法律知识竞赛、法院开放日、旁听观摩庭审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同时组织干警进行爱心募捐,为品学兼优的困难学子募集爱心助学款,用温情的司法护航未成年人的成长路。今年上半年,该院共举办法制教育课、模拟法庭、公众开放日等活动20余次,为困难学子捐助爱心助学金2000余元。(文中当事人姓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