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件快报 > 执行动态
执行法官将心比心促调解 “老赖”亲属换位思考代履行
作者:韦宇安 薛寒非  发布时间:2018-05-23 11:30:24 打印 字号: | |
  • 被执行人家属在执行和解协议上签字
  • 申请执行人在和解协议上签字
  近日,一件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被执行人黄某的母亲怀揣现金主动到法院履行还款义务,双方当事人心平气和地达成了共识并在和解协议上签了字。事情发展顺利,结果皆大欢喜,他们不谋而合地将其归功于执行法官的真情调解。

 原来,申请执行人邓某和被执行人黄某本是朋友关系,黄某因建房资金不足,于2016年10月、2017年1月分别向邓某借款共计8万元,双方均口头约定按月利率3%计付利息。黄某自愿用其座落于桂平市西山镇的房屋作借款抵押物,并将该抵押房屋的房产证交邓某收执,但没有到相关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借款后,黄某累计支付了利息1万元给邓某后不再按约支付利息,也不归还本金。邓某多次向黄某催要借款本息未果,遂向法院起诉。

 判决生效后,黄某依然我行我素拒不履行还款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心思细密的执行法官在掌握了案情的来龙去脉后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抓住双方本是朋友关系的关键点做起了“和事佬”。法官一方面耐心向黄某释法明理,引导其认清事实,尊重法律,并向其列举了自己所办案件中关于拒执罪的生动例子,成功让黄某清楚地意识到拒不执行生效判决所要承担的严重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又站在黄某的角度为邓某分析问题,劝其需重视对方感受切勿得理不饶人,帮助其理解对方的困难和窘境,引导其主动修复昔日因金钱纠葛而埋没的情谊。当双方当事人的态度均有所转变后,法官又适时地组织了调解,巧妙地勾出了矛盾的痛点,让双方当事人就僵持不下的利息问题作出了让步。当黄某的母亲得知其儿子确实存在还款困难时,毫不犹豫地表示可以代其将本金还清,邓某也体谅黄某的苦处,答应利息可以在本金归还后分期付清且不再增加。

 经过法官的悉心调解,双方当事人此前剑拔弩张的气氛消弭于互相体谅中,友好地达成了相关和解协议。
责任编辑:韦宇安 薛寒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