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平市大湾镇的各个村屯,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踔厉奋发,实干担当,积极融入村屯生产和建设,千方百计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服务。化纠纷,促和谐;找投资,惠民生;找销路,解农忧。一个个问题解决,一件件事情落地,一个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他们带着责任和感情,把心融进了村民的心里,把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扎实有力。他们就是桂平市人民法院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是脱贫攻坚战中“最可爱的人”。
化纠纷,促和谐,为母子“弥合亲情”
“谢谢孔书记为我们的家事操心,还耐心地跟我们讲道理说法律,以后,我会努力承担起儿子的抚养责任。”2018年5月16日,新安村村民黄某对桂平市人民法院驻大湾镇新安村第一书记孔繁理认真地说道。
原来,新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某与妻子黄某育有两女一男三个孩子。大女儿和二女儿已经成年外出打工,小儿子在读初中一年级。2016年6月,李某因病去世,其妻子黄某常年在外打工已有七八年,平时很少回家。李某去世后,小儿子一直跟叔伯一起生活。今年5月,黄某回到家中,想从叔伯手中拿回自己的户口本,但是叔伯担心黄某拿走户口本之后一走了之,不愿抚养其小儿子,所以不肯将户口本给她。为此,双方为户口本起了矛盾争执,闹的极不愉快,不仅伤害了亲戚感情,对小儿子的影响也不好。
了解这一情况后,5月16日,驻村第一书记孔繁理结合职能优势,组织黄某和李某的叔伯兄弟一起进行调解,一方面对李某的叔伯们讲明这个户口本是黄某的,叔伯没有理由扣押不还;一方面对黄某进行耐心的释理说法,阐明作为一名母亲需承担起儿子的抚养义务的法律责任。
“母子情是最难以割舍的亲情。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作为孩子的妈妈,无论从法律角度还是从亲情角度,你都有要承担起这份抚养的职责。”“俗话说的好,血浓于水。可是,再浓的亲情,也会有矛盾。来日并不方长,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母爱,希望你们母子之间能多沟通、理解,明白亲情的可贵。”
驻村第一书记孔繁理从解决问题兼顾维护亲情以及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情、理、法并用,悉释法理,以诚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让这个原本感情淡漠的母子重拾亲情。经过孔繁理耐心细致的调解劝说,最终双方敞开心扉,达成了一致意见:李某叔伯将户口本归还黄某,黄某在银行开通一个账户,每月固定往账户汇500元钱以作儿子的抚养费及生活费。至此,这起由户口本引发的家庭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亲情裂痕得以弥合。
近年来,桂平法院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通过抽调工作认真、具有丰富群众经验的干警派驻大湾镇各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他们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下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对发现的村民矛盾纠纷积极进行调解,进一步和谐村级发展环境,有利于促进脱贫攻坚。据悉,6月8日,桂平市人民法院驻安担村工作队员覃文健在村里开展扶贫事务工作时,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成功调解一起村民打架矛盾纠纷。
找投资,惠民生,为兴村“招商引资”
“新桂村投资环境也不错啊,今天,不虚此行!”2018年5月24日,在桂平市人民法院驻大湾镇新桂村第一书记黄军军积极联系协调下,桂平市白沙镇的民营企业家到新桂村进行投资环境实地考察,企业家们当场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考察意见。
盛夏时节、酷暑难耐。而民营企业家们的考察兴趣也如同当天的天气一样充满热情。在驻村第一书记黄军军的陪同下,民营企业家们到村后,首先听取了驻村干部及村委干部对新桂村的村情介绍,尔后,实地走访了大部分的自然屯,考察了新桂村的投资环境。
经过实地考察,企业家对新桂村的村容、卫生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对村内发展相关产业给予了指导,并初步表示了投资意向,希望村里能创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通过结合自身企业的优势,为新桂村的产业扶贫工作做出相应的贡献。
“非常感谢各位企业家顶着烈日过来新桂村考察!我们将不断改善本村的村风村貌,创造更加良好投资环境。希望各位企业家在做大做强自身企业的同时,能到新桂村投资兴业,带动本村村级经济的发展,带领村民致富,为脱贫攻坚事业作出贡献。”驻村第一书记黄军军对企业家们表示。
“脱贫攻坚战任重道远,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唯有不断地创新自己的工作思路,强化为民工作举措,与当地村民群众一起,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稳住心、沉下身,认真开展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才能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好自身的助推作用。”驻村日记里,点滴感悟都是黄军军用心驻村、使命必达的真实记录。
近年来,桂平法院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为振兴农村经济找投资,惠民生,不断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进而带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找销路,解农忧,为瓜农“牵线搭桥”
“区书记,谢谢您!今年我们辛苦种的西瓜有盼头了,再也不怕滞销了!”2018年5月28日,大湾镇双岭村淳朴的瓜农们脸上洋溢着高兴的表情,一个劲儿地向该院驻村第一书记区阳静握手致谢。
原来,桂平市人民法院派驻大湾镇双岭村第一书记区阳静在走访过程当中了解到,该村村民种植的西瓜一百多亩即将成熟,鉴于去年丰产却不丰收的经历,甚至大片西瓜烂在地里也无人收购,村民们甚是着急。为避免今年出现此情况,帮助农户解决瓜果销售渠道问题,实现农户增产增收,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5月28日,区阳静积极为农户“牵线搭桥”,主动联系邀请水果收购商到双岭村西瓜农地里进行实地考察,商讨瓜农种植的西瓜收购销售事宜。烈日炎炎,骄阳如火。当天下午,双岭村迎来了第一批欲前来收购西瓜的收购商,在驻村区阳静的陪同下,收购商前往西瓜地实地查看瓜果情况。经过多方协调和沟通联系,最终收购商和部分瓜农在收购西瓜的价格、数量等方面初步达成意向协议。
“来,区书记,您尝一下我们种的西瓜。”瓜农切开一个大西瓜,捧起一瓣西瓜递到区阳静的手上,流露的是乡情那份纯纯的真诚与热烈。这种乡情就像西瓜藤一样一直旺旺的、绿绿的长在区阳静的心里,流淌在他的心间。
一枝一叶总关情,点点滴滴见真诚。“群众的所思所想所?S,就是我们的所做所为。我一定好好珍惜这次驻村锻炼的机会,扑下身心,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和努力,从点滴、细微处为百姓解决困难,直到他们都脱贫致富的那一天。”正是这一份真诚与质朴,使区阳静和双岭村民群众的心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大湾镇双岭村原本是一个基础较为薄弱的贫困村。2017年,桂平法院作为该村的后盾帮扶单位,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依然派出1名干警担任该村第一书记,安排8名干警与该村37户贫困户结成帮扶“亲戚”,全力支持该村脱贫攻坚工作。经过不懈努力,2017年,大湾镇双岭村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近年来,桂平法院选派一批能吃苦、肯担当、有本事、讲奉献的干警到脱贫攻坚一线驻村帮扶。在脱贫攻坚战中,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常常进村入户,或是栉风沐雨,或是披星戴月,寒来暑往,坚持不懈,在屋檐下、在田埂边、在菜地里、在山林中,无不留下他们的身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们始终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积极为村民的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努力为实现脱贫攻坚做出应有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