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基层群众诉讼,践行司法为民理念,近年来,桂平市人民法院大力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升级建设,通过结合辖区实际,延伸窗口服务功能,深化便民利民措施,着力打造多渠道、一站式、综合性的诉讼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减少当事人“诉累”。
便民高效,让诉讼服务更“贴心”
“现在法院真是与时俱进啊!这电子查询机很方便,还能及时查询案件的进展情况。”5月7日,诉讼当事人张大妈来桂平法院立案时感慨地说。
该院不断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加强立案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通过完善服务,制作立案登记薄,分别印制民商事案件、申请强制执行案件等诉讼材料的一次性告知书,方便群众立案;同时还在诉讼服务中心实现WiFi全覆盖并安装有银联POS刷卡机,凡持有银联卡的当事人均可直接刷卡缴纳各类涉诉款项,为群众提供便利。为了让当事人明明白白打官司,及时掌握案件的最新动态,该院专门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了一台电子触摸查询机,案件当事人可以凭借立案时的查询密码进入该院的诉讼信息查询系统,即时查到自己案件的审判、执行进展情况等不仅为当事人提供了诉讼便利、降低了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率,更有利于促进司法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监督,将司法为民措施落到了实处。
此外,该院注重加快推进人民法庭的诉讼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投入80多万元对金田、木乐、蒙圩、罗秀、社坡、麻垌六个人民法庭的诉讼服务中进行改建,不断完善各项便民利民措施,优化各项诉讼服务功能,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场所,极大方便了前来立案的诉讼当事人。
多元化解,让纠纷解决更“快速”
“没想到我们的纠纷事儿这么快得到了解决,多亏了村里有这个法官便民联系点。”5月16日,桂平法院驻大湾镇新安村第一书记孔繁理结合职能优势成功调解一起贫困户家庭矛盾纠纷,赢得当事群众好评。
为应对该院受理案件数量持续高位,复杂疑难案件不断涌现,办案工作压力巨大,案多力量不足等凸显问题,该院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对诉至法院的纠纷,发挥平台功能作用进行适当分流,对适宜调解的纠纷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对经该院任命的特邀调解员加强名册管理及其日常调解工作的指导,努力推动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程序安排、效力确认、法律指导等方面的有机衔接。
同时,该院强化矛盾纠纷化解对接,通过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调,在交通事故赔偿、土地行政、环境污染、医疗卫生等领域,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开展行政调解、行政和解工作。派出一名具有丰富审判经验的未入额老法官长期进驻桂平市交通事故处理中心,提供法律咨询,专职指导并协助交警处理辖区内发生的简易交通事故责任赔偿案件,尽量诉前调解,减少交通事故纠纷案件进入法院。
繁简分流,让民事审判更“专业”
“我弟那个车祸赔偿案件是由法院机动车责任事故案件组的法官审理的,这样感觉更专业,应该值得信赖。”7月8日,一位前来领取判决书的当事人如是说。
该院结合实际,在民商事审判中,对原有的专业化审判模式进行进一步优化,实行类案专审,当简则简,该繁则繁。通过设置金融及商品房销售案件组、机动车责任事故案件组、家事案件组、综合组四个专业审判团队,并明确团队员额法官人数、负责审理的类型化案件以及法官个人办案数量。对于来到法院要求立诉讼案件的,立案庭负责登记立案,对所有新收的民商事案件除法律规定不得适用简易程序外,立案时一律适用简易程序。实行以案件类型为主、抽签分配为铺的分配分流案件模式。同时,对于到达六个人民法庭诉讼的,同样是除法律规定不得适用简易程序之外,全部适用简易快速程序进行审理。
对案情较为简单、争议不大的案件,当事人同意调解的民事案件进行立案后随即进行调解,并根据纠纷性质对侵权纠纷类、合同纠纷类、劳动纠纷类,物业纠纷类、物权纠纷类、家事纠纷类案件进行分组分类调解。对调解不成,当场送达起诉书副本和开庭传票,由速裁团队审理后予以裁判;对法律适用、涉及群体性纠纷、重大、复杂案件、新类型案件等通过不定期召开专业法官会议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法律适用等方面的常见问题,形成处理同类案件的立案要件以及审理要点,规范立案标准、统一裁判尺度。今年以来,该院共受理民商事案件4502件,速裁分流案件3464件,繁简分流率76.94%。其中,结案3088件,结案率为68.59%,服判息诉率为8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