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刚从学校象牙塔出来的我走进了基层人民法院的大门,成为政法工作队伍的一员,完成了从学校到社会的第一次蜕变。转眼,工作后的第一个十年就这样悄然而来,在基层人民法院工作的这些年,内心最大的感悟就是,对选择的坚持、对责任的坚守也许是无数法院人长期扎根基层最质朴而真切的答案。
作为非法律专业高校毕业生,我进入人民法院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是政工科,随后历经了执行局、研究室等多岗位锻炼,也曾在广西高院跟班学习、在贵港市信访局挂职锻炼,兜兜转转,最终又于2019年回到了政工工作岗位。时值全国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和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等工作深入开展之际,政工科这一岗位的工作于我而言因此显得既熟悉又陌生,很多新的工作政策、工作方式、工作途径需要重新学习、摸索与了解。
就工作内容而言,人民法院政工工作默默为审判执行一线部门提供司法行政服务,并不起眼,却需要付出较多的细心、耐心与恒心,只因它细碎却全面、繁琐却重要:个人档案中某个文字的失误也许会造成个人经历的失真、工作考核中某个环节的失误也许会导致评价的失实、数据统计中某个数值的失误也许会影响个人和单位的下一步工作甚至带来一定的损失……工作高峰值时的中午或夜间往往就在一遍遍的统计、核准、校对等工作中无声流逝。
如果说对选择的坚持、对工作的坚守凭借的是个人内心的坚定,那么家人的支持与付出无疑是这份坚定能持续下去的最大动力。身处基层,人民法院的同志们致力于审判执行等各项本职工作之余,还需要为当地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与保障,配合当地政府在脱贫攻坚、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满意度等各方面工作付出时间与精力,能留给家人的时间实在有限,对家在外地的同志而言,陪家人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2020年年初,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在家办公一周后,我也在2月初辞别年迈的父母,踏上了离家的动车赶赴工作岗位。在疫情严重之时离家,心中的愧疚与焦虑无法言说,然父母除了牵挂、支持与理解,再无他言,正是他们支撑着我一路以来的坚守与成长。
都说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然最初选择了就会无悔,坚持了就要无愧,只因逐梦前行的路上,有志同道合之士、有榜样力量之励、有温暖人心之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