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爱上了他,并决定跟他回家,放弃了我的所有我的一切无所谓,纸短情长啊!诉不完当时年少,我的故事还是关于你呀!”
-- 《纸短情长》
这是歌曲《纸短情长》里的一段歌词,诉说了人们对爱情的刻骨铭心,对婚姻的美好向往。而现实生活中,“日常琐事”却成为了其中的“绊脚石”。
近日,桂平市人民法院金田人民法庭受理了一起不同寻常的离婚纠纷案,涉诉原告张某是一名越南籍的妇女。张某称,在2014年经人介绍与被告陈某相识,双方同居后于2019年9月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婚后,双方经常因生活琐事发生争执,遂诉至该法庭要求与被告陈某离婚。看似一桩再平常不过的离婚纠纷,却让主办法官宾志伟陷入了深思。据了解,张某是越南北部某省人,19岁时便到中国务工,先后辗转云南、贵州等地,后于2014年来到广西认识丈夫陈某,并与其共同生活并登记结婚。认识之初,双方生活的各方面虽然有些障碍,但不影响两人的情感升温。但登记结婚之后,却因为文化背景有差异、语言交流不畅、旁人的指指点点等导致长期背井离乡的张某始终难以融入陈某的家庭。
为了尽快、更好地化解这个特殊的纠纷,承办法官宾志伟充分利用该庭成熟的家事审判模式以及该庭干警陈希熟悉掌握越南语的专业优势,与原告张某促膝交谈,勾起原告张某在家乡生活的童年零零碎碎,与被告陈某婚姻生活的幸福点点滴滴。最后在承办法官宾志伟的调解下,原告张某同意撤回离婚起诉。
“金田模式”下的家事审判立足于打造注重人文的关怀的审判平台、柔情的审判机制和多元化的调解方式。将家事审判改革具体实践到多民族、具有边疆特色的桂平北区。该庭的审判团队不仅法官及各司法辅助人员的专业素质过硬、调解能力强,而且该庭干警通晓广西各地区方言如:客家话、桂柳话、壮语、玉林话等,个别干警甚至还有越南语、英语、心理学等专业背景,为配合该庭打造“金田模式”下的家事审判锦上添花,留住美好婚姻的“纸短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