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件快报 > 案件快报
一次性解决纠纷|法官微信调解债务纠纷,助双方实现双盈互利
作者:甘明迅  发布时间:2020-10-22 12:00:24 打印 字号: | |


“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一股“微”风吹向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悄然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法院的庭审方式,动动手指便能止纷争。10月16日,桂平市人民法院社坡人民法庭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巧用微信群快审快结了一起跨越中国南北的金融借贷纠纷案,减轻当事人奔波之苦,“远程”促使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10月13日,社坡法庭收到一个从北京寄来的邮件,为某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起诉潘某的相关材料。该庭审查材料后,认为案件标的额仅为2825.19元,符合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因此当即立案,同时进行电子送达和直接送达,争取尽快开庭,实现快审快结,解决涉企纠纷。

10月15日,法庭便接到潘某的电话,在电话中,潘某很是不解的向该案主办法官询问案件内容及诉说自己难处。见此,法官便建议潘某到法庭领取材料时可当面解答其困惑。

10月16日,潘某如约来到法庭,“你看一下这些材料,是欠了这笔钱吗?”法官将材料递给潘某并询问道,潘某看了看手中的材料,才想起,“我是欠有这笔数,我向对方借了五、六次钱,每次都是借3000元,借一个月,利息300元,他们这利息太高了。而且,我现在没有工作,老婆待产中,法官能不能帮我跟原告说一下,可不可以不计利息和违约金?”见潘某认可债务,也有还款意愿,法官思量后,决定马上主持双方调解。

主办法官通过电话与某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的代理律师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后双方当事人同意电话调解。调解过程中,双方就违约金和利息问题无法达成一致,调解陷入僵局,法官便打断双方的对话,中断调解。

为了尽快使双方达成调解意见,农法官首先做了潘某的思想工作。“潘某,你现在的欠款是两千多元,如果开庭,按合同约定,对方的差旅费你是要承担的,你想一下对方从北京往返这里,费用都不止这个数了,不划算。”听了法官的分析后,潘某权衡利弊,答应尽快还款。随后,农法官向某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方传达了潘某的意见,并就该案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了其认可。

最终,双方在主办法官的主持下建立了微信群进行再次调解,并促使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被告潘某于2020年10月30日前一次性归还欠款本金、利息及违约金共2600元给原告某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其余部分原告自愿放弃追偿。至此,该案顺利审结。

近年来,为有效化解纠纷,桂平法院积极探索运用“小额诉讼程序+速裁”的简案快审模式,同时结合“互联网+”,务求低成本、高效率地化解纠纷,力争通过司法审判执行尽可能一次性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实现案结事了,减少诉累和成本,节约司法资源,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

 



 
责任编辑:融媒体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