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一以贯之开展学习教育,大力弘扬英模精神,通过选树先进榜样,激励干警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以创先争优推动法院工作,本院推出“队伍教育整顿·榜样的力量”系列专题。
法官是一座天平,它用良心的砝码来称量法律公平;法官是一种担当,它用宽广胸怀来定纷止争;法官是一道风景,它在法徽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作为一名法官,肩上的责任不仅是办好一两件精品案子,而是办过的每一件案子都能经受程序与实体的考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案子中感受到公平与正义。桂平市人民法院麻垌人民法庭法官黄瑞阳同志以切身行动在践行这一司法理念。
如果不是对法律有炽热的忠诚,又怎么会18年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如果不是对人民群众充满了感情,又怎么会苦口婆心地弯腰劝解。他从2003年进入法院至今已有18个年头,2020年至今审理各类案件有400余件,结案率达96%,调解率达45%,结案率和调解率均排在全院前茅。工作中他讲究方式方法,“因人、因事、因时、因案情”开展工作,总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他将“公正与效率”有效结合,每收到一个案件就迅速进入状态,想方设法找到破解纠纷的钥匙。
在原告何某某等诉被告杨某某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案中,黄瑞阳了解当事人的诉求后,多次找到被告,在与被告的沟通中深入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何某某等人受聘为杨某某承包的工程施工,后经双方结算,杨某某欠下劳动报酬三万多元,在立下欠条后,杨某某未能在约定的时间支付报酬,何某某等人才诉至法院。针对案情,法官认为双方在欠款数额上是没有异议的,只是杨某某因为生意遭遇变故,自己也在追讨他人的欠款,并不是故意不支付劳动报酬。法官给双方做了思想工作,对原告的诉请表示一定依法支持,但请看在被告如今困难的份上,给被告一个分期付款的机会,同时责令被告一定要在约定的时间内支付劳动报酬,不能让我们的农民工人流汗又流泪。最终,在法官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双方握手言和,喜笑颜开地离开了法庭。该案从立案到审结,仅用了十天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黄瑞阳认为基层审判工作的中心目的就是每一个结果都能令当事人满意,他信奉调解是原则,判决是例外。在他的办公桌右侧,经常放着一本《马锡五与马锡五审判方式》,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发源地在延安,黄瑞阳一直都认为现今的基层民事审判工作也应该坚持贯彻“能调则调、多调少判、慎用判决的原则”。多年来辗转多个基层法庭,对最基层的矛盾纠纷甚为了解,他知道当事人不会轻易对簿公堂,一定是迫不得已才来到法院。如果什么问题都是一判了之,不仅不能化解矛盾,还有可能产生新的纠纷,很多问题需要深入了解,找到问题的关键,对症劝解,才有可能将矛盾纠纷完全化解。这些年,他不断提高自己的调解能力,针对不同的案件、不同的当事人和不同的矛盾,认真听取双方的诉求,充分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准确把握双方的心理预期,寻找调解的突破口。有时因为当事人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就主动邀请他们的亲戚朋友、基层组织等有关部门协助做思想工作,以达到调解的目的。在他多年的审判工作中,马锡五的审判方式得以传承并进一步发扬。
在李某某等与李某某等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中,原、被告本是邻里和谐的同姓兄弟关系,后因五棵荔枝树闹上法庭。该案标的物的五颗荔枝树,从解放以来一直都是由原告管理和收益,后来被告与原告商量以五千元的价格出让,但是最终未能成交。2018年,被告在未取得原告的同意下,擅自将荔枝树推倒,原告以私人财产受到损害诉至法院。在首次开庭时,因为双方分歧意见大,未能达成调解。原告认为树是自己的,被告不能随意砍伐;被告则认为该树的土地是自己的,有权利处分种在地上的荔枝树,且已经与原告商量过以五千元交易。意识到该案的复杂性,法官认为双方均是同村同姓兄弟,如果仅是走完法定程序一判了之,不仅案件质效不高,还会因此产生新的纠纷,甚至影响到他们下一代的团结,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他决定采取调解方式,邀请村中德高望重的人士到庭参加调解。后来,该案经过三次庭审调解,最终双方打开了的心结,互谅互让,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兑现,邻里兄弟关系重新得以修复。
他常说:“做一名法官,如果不是为民办实事,那样心里会很空虚的。”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他严守程序关、事实关和证据关,争取把每件经手的案子,办得经受得住法律、人民的考验。近年来,随着案件数量的不断增长,他主动请缨将案件安排给他审理,2020年审理的案件比上一年同比增长了40%多。即使是这样,他仍然力求每件案子都要做到事实清楚,程序合法,法律适用准确,最大程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20年6月份,他办理的一起离婚纠纷案件,原告在庭审中表现得声泪俱下,哭诉中又带有不舍,被告积极主动承认错误,请求谅解,最后原告还是因为心中的纠结打不开,双方未能当庭和好。在此情况下,法官庭后通过电话给双方做了思想工作,认定双方的夫妻感情并未完全破裂,双方和好的可能非常大,最后作出了不准离婚的判决。2021年年4月初,一对夫妻携手走进法庭,正是那对夫妻,原告表示当时并不是非离不可,但如果法院真判离了,原告也就顺其自然,或许这个家就因此没了。夫妻双方对法官挽救了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表示衷心感谢。
作为一名基层法官,黄瑞阳在18年的工作中,从豆蔻年华轻狂在,到何妨秋月白发催,他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说过什么让人铭记于心的豪言壮语。这些年他只是在人民法官的岗位上,辛勤地办好每一起案件,他始终知道,作为一名审判者,经手的案件很多,就如流水线一般,但是每一起案件背后都是别人的人生,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忠于法律、忠于自己热爱的事业,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