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下发《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为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五庭等7个集体和卢玉梅等11名个人记功嘉奖的决定》,其中决定为桂平市人民法院金田人民法庭予以嘉奖。
近年来,桂平市人民法院金田人民法庭结合辖区乡镇特色,持续转型发展,坚持“和为贵”的理念,大力推进家事特色审判工作、靶向化解涉民生纠纷、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有力地服务保障法治乡村建设。
“和”解“感情结” 促进家庭和谐
“聊了这么久,你们都认为继续共同生活,对于你们双方都是一个负担,那就选择‘和平’分手吧。”今年2月14日,金田法庭的特邀家事调解员陈军全在和法官胡小芳调解一起离婚纠纷时,看到原被告的婚姻已没有劝和的可能,既然劝导双方“和平”分手。
家和万事兴。“金田模式”下的家事审判立足于打造注重人文的关怀的审判平台、柔情的审判机制和多元化的调解方式。该庭积极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法院牵头、各方参与化解家事纠纷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采取“常驻法官+机动法官”、“男法官+女法官”搭配的模式,组建了具有偏远地区特色的家事审判团队,同时,打造温馨的“客厅式”家事审判场所。此外,探索符合家事审判特点的由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和心理疏导员构成的“三员制度”,成立了“网格员+妇女主任”为基础的家事调查员队伍,设立特邀调解员工作室,与桂平市人民医院共青团合作共建,由专门的心理辅导员参与家事审判工作,作出心理评估,协助法官调解。2021年至今,该庭家事案件通过调解撤诉方式结案146件。
“和”解民生案件 维护基层和谐
“你多次在原告进出通道设置障碍物这种行为是一种不可取的侵权行为。且你们互为近邻,凡事好好商量,日子才会过得顺心、舒畅。”今年4月13日,该庭法官李庭富在巡回审理一起排除妨碍纠纷案件中,着重围绕原被告双方发生纠纷的根源原因组织开展“背对背”调解,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原告当庭申请撤诉,双方握手言和。
群众事无小事。在审理除家事纠纷外的追索劳动报酬纠纷、相邻关系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等涉民生案件中,该庭充分延伸家事法庭注重“和”的优势,将“和为贵”理念贯穿纠纷化解全过程,充分考虑和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加大调解力度,将说法与说理、说情并行,引导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同时,通过设置诉讼服务站提供必要的诉讼指引,根据当事人申请或依职权适时主动调查取证,合理开展巡回审判等方式,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2021年至今,该庭通过调撤方式审结涉民生案件121件。
“和”解群众纠纷 推动社会和谐
“对这个调解方案,我们没有异议。”4月22日,该庭联合桂平市司法局金田司法所在认真梳理案件难点问题,结合征地补偿标准,采取“利益平衡法”,成功化解了平南至武宣高速公路项目征地引起的征地补偿款纠纷。
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诉累。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该庭同时将“和为贵”理念的理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以服务保障乡村振兴为切入点,以源头化解矛盾纠纷为着力点,注重强化多元解决机制建设,主动“走出去”,联动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各方力量,恰当借助乡规民约,尊重善良风俗和社情民意,努力将纠纷化解在诉前。2021年至今,共参与及指导诉前调解矛盾纠纷60多件,调解化解成功49件。此外,派出法官干警共指导或参与辖区各党委政府排除社会维稳风险隐患及提供法律咨询10余次,并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主动加强对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群众自治组织调处化解纠纷的业务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