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执行利刃再出鞘 集中执行显成效
作者:张晋铭  发布时间:2023-05-08 08:57:17 打印 字号: | |

为督促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义务,增强执行工作的震慑力,提高案件到位率,4月28日桂平市人民法院出动干警20人,开展拘留执行行动。院党组书记、院长徐魏玲在行动开始前作动员讲话,对此次专项行动的意义及注意事项进行了部署。

马上出发!行动指令下达,执行局及法警队相关干警迅速按照工作计划分别赶赴执行现场开展执行工作。

儿子拒执险被拘  八旬老母代履行

“阿姨您好,请问您的儿子李华(化名)在家吗?”

“你们是谁?我...儿子不知道去哪了...你找他干嘛?

这是一起合伙协议纠纷,按照生效法律文书,被执行人李华应当向曾某返还欠款5万元。执行立案后,李华迟迟不肯履行。执行干警去到被执行人家中发现被执行人不在家,只有其母亲在家。当干警询问被执行人去向时,她含糊其辞不愿意透露李华的真实去向。执行干警便与被执行人母亲拉家常,聊近况,了解到被执行人有一个在读大学的小孩,执行干警便以此为突破口,耐心向其母亲解释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严重后果。“阿姨,李华这样逃避是没有用的,他现在已经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名下账户也被冻结,来电铃声还会被设置为“失信彩铃”,而且,这还单单只是李华的个人信誉受到影响,他的子女今后的融资借贷、声誉、生活也可能会受到牵连。”经过执行干警的耐心劝说,被执行人母亲方才愿意打电话让被执行人回家。被执行人回时候被执行人母亲询问自己是否可以代为履行,得到执行干警肯定的答复后,被执行人也回来了,两母子便一起拿着存折与干警到银行,将执行案款转到法院一案一户子账户中,该案件圆满执结。

拘留显威慑 失信被执行人求和解

“请问有人在家吗?”......

无人回应,“闭门羹”早已吃习惯了,这是执行干警在执行过程中的常态。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或是到村口、小卖部等村民集聚地打听,或是询问街坊邻居,终于得到可靠消息:被执行人有可能在他的养猪场!执行干警立即赶到其养猪杨,终于找到被执行人。双方沟通无果后,执行干警严肃告知被执行人陈森(化名)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后果,并依法对其作出拘留十五日决定。在走向警车的路上,执行干警仍没放弃对陈森的释法明理,而陈森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主动向执行干警表示履行意愿,并不断打电话筹集第一期案款,最终与申请人达成和解协议。

失信人拒还债 司法拘留不手软

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线索,执行干警将被执行人的行踪锁定在某乡镇的某工地上,但由于申请人有所顾虑,并没有来到现场指认被执行人,寻找被执行人的难度又增一成。执行干警看到工地上有个临时搭建起来的住所,便想打开门确认被执行人是否在里面,谁料门一打开,便冲出两条恶犬,险些将执行干警咬伤,这时门后走出一个人,执行干警虽没有确定其是否确是被执行人,但仍试探性地叫了一声被执行人的名字:“梁天!(化名)”得到回应后,干警对其进行充分说理,督促其履行还款义务,但被执行人仍以百般理由拒绝履行,承办法官依法对其采取司法拘留15天的执行惩戒措施,随后,法警依法将梁天带离现场。“法官同志,能不能不要这样把我带走,太丢人了.......”执行干警霸气“回怼”:“这是法定程序,再说,不讲信用也很丢人!”下一步,执行干警将继续追索被执行人梁天的财产踪迹,尽快兑现申请人的胜诉权益。

本次行动共依法传唤、拘传被执行人4人,司法拘留2人,执行到位现金6余万元,执结1件,执行和解1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下一步,桂平法院将继续加大执行力度,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高压执行活动,充分运用强制执行措施,提升执行质效,以雷霆之势震慑打击有履行能力以各种理由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及时实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让“纸上权利”变成“真金白银”,及时装进胜诉当事人的口袋里


 
责任编辑:融媒体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