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源治理是站在社会治理的视域之下,强调人民法院处理涉诉案件,既是化解矛盾纠纷,更是参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方式。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唐波强调,全市法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系和诉源治理大格局,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近年来,桂平市人民法院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基点,秉承司法为民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始终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激活诉源治理内驱力。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理念,将诉源治理与党建工作相融合。在民商事审判党支部、人民法庭党支部,围绕诉源治理工作,因地制宜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党建工作,打造特色品牌项目,扎实开展诉源治理。全面贯通立案、民商事审判、人民法庭、执行各环节、全领域,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其中注重力量下沉,大力推进人民法庭建设,以金田人民法庭为蓝本,以“特色法庭大家评+送教上门+N”的党建模式为引领,结合各乡镇特色及实际,构建“一庭一品一策”战略图,积极探索打造特色人民法庭。
关口前移,跑出诉源治理“加速度”。在立案庭组建调解中心,聘任11名经验丰富的特邀调解员,其中妇联主席3名,退休法官1名,仲裁员1名,律师1名,法律工作者2名,常驻特邀调解员3名,并派驻有桂平市总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桂平市公证处司法辅助中心。2023年以来,调解中心及特邀调解员共调解成功案件572件,其中调解成功离婚案件出具民初案号77件,其他案件出具诉前调书案号373件、诉前调确案号122件,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为34.89%,居贵港市基层法院前茅。
多方联动,凝聚诉源治理合力。充分挖掘人民法庭解纷潜能,在人民法庭探索“巡回审判+普法宣传+联动化解矛盾纠纷+N”的多元解纷形式,逐步推动形成“庭(法庭)所(司法所)村(村委)”三元共建,“治+调+审”(诉源治理+专业调解+法院审判)结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模式,专职努力打造解纷一线坚固堡垒。年内,共开展巡回审判活动9次,充分发挥“巡回审理+”的外溢效应,实现“化解一案、安定一方、教育一片”的效果。同时,主动与市人社局劳动仲裁院召开裁审衔接工作协调会,主动派出专职的工作人员参与人社诉前调解,构建“法院+工会+人社+N”模式,积极运用诉前调解及司法确认的方式,成功调解两批追讨农民工工资案件48件,涉及金额约30万元,高效快速为农民工追回工资,极大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靶向发力,提升诉源治理效能。推动召开物业行业纠纷调处联席会,探索构建物业行业纠纷化解联调机制,如桂平市某物业公司欲起诉物业纠纷案件142件,该院立即启动“立审执”联动机制,在桂平市委政法委的带领下,依托“红格善治”平台,联动市住建局等相关部门,善意引导业主与房地产开发公司及物业公司在“最大公约数”中达成三方和解协议,兼顾各方利益,诉前批量化解142件涉企、涉民生纠纷案件,实现业主、房开公司、物业公司三方共赢,解决商业纠纷用时缩短至45天,居全市基层法院第一名。针对逐年增加的金融案件,主动延伸审判触角,探索金融纠纷源头化解路径,不断加强与贵港市银行业协会、贵港市银行调解委员会的沟通协作,多次走访金融机构,积极展开磋商,充分凝聚人民法院、金融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化解金融纠纷的工作合力,同时,通过走访企业引导企业依法管理、依法经营,努力防范金融风险,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2023年以来,共走访企业24家50多次,收集企业意见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