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与王海是二十年的夫妻。两年前,王海投资生意失败,欠下了不少债务。为了养家,李珍外出打工,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王海生意失败后没有工作,而是选择在家照顾孩子。
2024年大年初一晚上,李珍约了几个朋友搓麻将。当晚11点,王海担心妻子的安全,加之按照村里习俗大年初二一早就要到祠堂上香,便给妻子发去信息。等了半小时不见回复,王海焦急地拨通李珍电话,李珍边摸麻将边回复说晚点回。听着电话里的麻将声,王海怒火蹭的一下往上窜,大声质问李珍是不是要打通宵。李珍当即挂断电话。
凌晨,李珍到家后,两人在卧室爆发了激烈口角并逐渐升级为推搡。李珍连夜回了娘家。此后的两个月里,双方极少联系和见面,也曾协商离婚,但因各方面原因没有谈妥。现李珍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决其与王海离婚。
拿到材料后,金田法庭工作人员蓝广雄眼睛一亮,李珍在起诉状中载明双方具有较好的感情基础,这在中年夫妻起诉要求离婚的诉状中极为少见。由此看来,此案在诉前有很大的调解空间。
蓝广雄第一时间联系了王海,王海听说李珍已经把离婚诉状递到了法院,情绪很是低落,在电话里一声不吭。他随即表明调解来意,王海仿佛抓住了希望一般,非常诚恳地表示想挽回妻子,并将矛盾的来龙去脉向他和盘托出。电话里,王海多次提起已经改掉了自己的坏脾气,并一直强调春节吵架之后自己也进行了反思,其愿意向李珍道歉,这无疑给了工作人员一定的信心。
但蓝广雄深知李珍的想法才是关键。果不其然,李珍电话接通后听到调解吵架这几个字又马上挂断。这在家事调解中是常态,蓝广雄早已习以为常。他接着联系李珍所在村妇女主任、家事调查员、心理疏导员等,约定了时间一起上门做李珍的调解工作,但李珍选择避而不见。
很快,案件进入开庭审理阶段。主办法官罗圣茂重新梳理了案情,认为双方的矛盾根源不在于春节的那次争吵而在于家庭经济的恶化,双方的感情不和只是家庭经济条件恶化的外在表现,在王海生意投资失败后,李珍外出打工,因异地及经济原因,李珍逐渐对婚姻的未来失去了信心,加之夫妻间缺乏坦率的沟通,双方的矛盾才由小及大,甚至到了劳燕分飞的境地。
主办法官决定以双方的感情是否破裂、共同债务及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及作为争议焦点逐一进行审理。庭审中,李珍坚称感情已经破裂,对此王海只是低着头说他们夫妻俩吵架其实不算多。当法官问及王海生意失败欠下的债务如何偿还时,王海表示其做生意欠下的债务属个人债务,应由自己偿还,并且不管离婚与否其都愿意负担三个小孩读书、生活的费用,至此,李珍的态度明显软化下来。其后在对小孩抚养问题进行审理时,李珍提出大一点的两个孩子跟着王海一起生活,最小的孩子跟着她生活。法官适时提出一个问题,小孩跟谁比较好?李珍陷入长久的沉默中。
见此情景,法官立即询问王海对家庭未来及个人工作的打算,并要求其就债务的清偿、小孩的抚养提出计划。王海看着妻子,缓缓说:“生意失败后,我心灰意冷,在欠下外债的情况下只想着逃避现实,逃避工作,我们的家看不到希望,作为丈夫,也作为孩子的父亲,我没有尽到责任。老婆,我们和好吧,我外出做工挣钱.......”
最终,李珍同意和好。
家事审判是法院工作融入和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承载着维护婚姻家庭稳定的社会治理功能。本次纠纷一波三折的调解过程,彰显着金田法庭深耕家事审判,融入社会治理的不懈努力。(双方当事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