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桂平市人民法院依托“一部门一品牌”党建新模式,坚持发挥“支部建在警队上”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群结对”为抓手,组成8个党群结对小组,由党员组长与群众干警结对,打造“入队即拜师、上岗即结对、全程有引路”的“传帮带”机制,形成层层有人管、层层有人抓的生动局面,进一步推动队伍凝心聚力、互帮互学、互促互进,强化司法警察队伍建设。近年来涌现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区法院党的二十大涉诉信访安保工作先进个人等先进模范。
结对促学,打造能力提升“强引擎”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制定理论学习方案,每月开展一次支部扩大会议、每周开展一次警队例会,由结对组长在会议上对政治理论、部门执法相关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进行领学。二是强化业务学习。在日常的工作中,安排结对干警在日常警务工作中一起值班、押解、值庭、外出执行,结对组长负责进行业务帮教,如安检值班中如何接待来访群众、在押解被告人时如何使用警械具、在法庭值庭中如何传递证据和在协助执行中如何站位等,让结对帮教融于日常警务当中,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互帮互学。同时,坚持“以案示警”,选取发生在法院的真实案例,各小组开展研讨分析,汲取经验教训。三是强化技能学习。结合科学训练、兴趣训练、实效训练和责任训练四个维度,在每周五固定开展集中训练,结对组员在训练中配对练习,练就配合与默契,在结对训练中找出短板、精准指导、互相促进。同时,依托固定党日活动,到人民法庭“送教上门”,通过手把手“教”、面对面“练”的互动方式,全面提升司法警察的履职能力。
结对促管,提振政治建警“精气神”
一是着眼于严管。根据结对对象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其中分管院领导与警队领导每一季度开展一次谈心谈话,警队领导与结对组长每一个月开展一次谈心谈话,结对组长与成员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同时,制定《“党群结对”记录清单表》和谈话记录本,通过谈话及时了解干警的思想活动,引导干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名警员同志主动申请到挂点联系村担任工作队员,3名同志递交入党申请书。如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教育,并制定整改计划,由结对组长督促改进。二是立足于厚爱。每年开展宣誓、颁发纪念章、参观党史馆的等系列活动庆祝“警察节”,完善支部荣誉室及警营文化长廊建设,落实“暖警”工程,建设健身房、值班休息室及沐浴间,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篮球赛、组队慢跑、健身等文体娱乐活动,增强干警职业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三是发力于凝心。依托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凝聚干警干事创业合力,组织党员到社区开展“双报到”服务活动,发放法治宣传物品,开展普法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激发新时代法警的奉献担当精神。同时,主动延伸审判辅助职能,推动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辖区中小学师生走进法院,感受法院文化、警营文化。
结对促实,守好护航审执“主战场”
一是安保做细。以结对小组为单元轮派安全检查、庭审保障任务,一方面在实战中加强组内磨合、增加默契,另一方面以高效配合确保安检岗“逢进必检”,庭审保障依法依规,监控巡逻密切配合。近年来,在结对组员默契配合下,保障庭审544件次,押解被告人746人次,出警1508人次;妥善处置当事人带刀进入法院、突发晕倒、滞留等突发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二是执行做实。贯彻“大执行”理念,每季度轮排2个结对小组共8人加入执行局外勤组,其他没有值班和开庭任务的干警全部为执行机动人员备勤待命,配合执行局开展集中执行任务。结对小组内部细化外出执行过程中的任务分工、处置流程,高效配合完成查封、扣押、冻结、拘传、拘留等任务,自4月份外勤组成立以来,共出警310余次,涉及案件合计621件,促成案件执结221件,扣车8辆,拘留被执行人9人,腾房10余套,执行到位金额660万元。三是预演做前。定期开展突发事件演练,按照结对小组分组进行,以行为人扰乱法庭秩序、群体性上访闹事、涉诉信访人情绪激动等突发事件为背景,还原现场,将安全演练范围由法警延伸至法官及审判辅助人员,提高全院干警的应急处突能力,同时完善警员在面临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处理程序及团队配合。演练结束之后,各结对小组对演练过程中的团队配合、处置细节梳理复盘并加以改进完善。